Iollapalooza傾向——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后果的傾向

文章目錄

原文

這種傾向在我翻閱過的那幾本心理學教科書里是找不到的,至少沒有得到系統的介紹,然而它在現實生活中卻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解釋了米爾格拉姆的實驗結果為什么會那么極端,也解釋了某些邪教組織為什么能夠極其成功地通過各種手段將許多心理傾向引起的壓力施加在傳教目標身上,從而迫使他們皈依。被邪教盯上的目標跟巴甫洛夫晚年研究的那些狗是相同的,他們的抵抗因人而異,但有些被盯上的人在邪教的壓力之下頓時變成了行尸走肉。實際上,有些邪教管這種皈依現象叫做“咔嚓”(snapping)。

從前的心理學教科書作者極其無知,對此我們應該如何解釋呢?哪個曾經在高等學府上過物理學或者化學入門課的人,會不去考慮各種心理傾向如何結合并產生什么結果嗎?為什么有些人對各種心理傾向之間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毫無所知,卻自以為他的心理學知識已經足夠多了呢?那些心理學教授研究的是大腦使用過度簡單的運算法則的傾向對認知產生的糟糕影響,而他們本身卻使用一些過度簡單的概念,還有什么比這更具諷刺意味呢?

我將會提出幾個初步的解釋。也許很多早已謝世的心理學教授想要通過一種狹隘的可重復的心理學實驗來撐起整個心理學學科;這種實驗必須能夠在大學的校園中進行,而且每次只針對一種心理傾向。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些早期的心理學教授以這樣拘束的方法來研究自己的學科就犯了巨大的錯誤,因為他們封死了許多走近心理學的道路。這就好像物理學忽略了(1)天體物理學,因為它的實驗不可能在物理實驗室中進行的,(2)所有的復合效應。是哪些心理傾向導致早期的心理學教授采用一種非常狹隘的方法來研究他們自己的學科呢?其中一個候選的答案是偏好容易控制的資料引發(fā)的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然而這些對研究方法的限制最終將會創(chuàng)造出一種極端的鐵錘人傾向。

另外一個候選的答案可能是艷羨/妒忌傾向:早期的心理學家誤解了物理學,并對物理學懷有一種怪異的妒忌心態(tài)。這種可能性證明學院派心理學完全不研究妒忌絕對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Iollapalooza傾向讀書的美女圖片來源于網絡:讀書的美女

個人理解

人類誤判心理學到這里就結束了,這篇是在告訴人們別總是手里拿著錘子看問題,如果能像查理一樣列個清單,遇到事情不斷的檢查與復盤,假以時日,做事肯定越來越理性(犯錯的概率越來越低),就如這本書開篇所說:我讀書不是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是持續(xù)地試圖別變成蠢貨。

無論是做網絡營銷,多元思維更大堅定了我之前的構架:真正的營銷知識是在營銷書籍之外,而不是讀了幾本營銷書就能做好網絡營銷,而人類誤判心理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課。

【全文完】
看完的女俠/壯士,送今日毒雞湯一碗:沒錢用的時候跟我說,讓我知道不止我一個人,沒錢用。

您還可能感興趣的:

發(fā)表回復